王力(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之一)
人物简介

王力(1900年8月10日-1986年5月3日),字了一,广西博白人,中国现代语言学家、教育家、翻译家,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之一。他系统研究汉语语法、音韵、词汇、方言及语言史,构建了完整的汉语语言学体系,被誉为“中国语言学百年中最具影响力的学者”。
生平经历
早年求学
1924年考入上海南方大学,后转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师从梁启超、赵元任等大师。
1927年赴法国巴黎大学留学,获博士学位,论文《博白方言实验录》是中国早期方言实验研究代表作。
学术生涯
1932年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大、中山大学、北京大学教授。
1954年任北京大学汉语教研室主任,推动中国语言学学科建设。
晚年贡献
晚年主持编纂《古代汉语》《王力古汉语字典》等经典工具书。
1986年病逝于北京,享年86岁。
学术成就
汉语语法研究
代表作《中国现代语法》《中国语法理论》首次系统运用西方语言学理论分析汉语结构,提出“递系式”“使成式”等创新概念。
音韵学与方言学
《汉语音韵学》《中国音韵学》奠定现代音韵学研究框架。
对方言调查方法有开创性贡献,如《江浙人学习国语法》《广东人学习国语法》。
汉语史研究
《汉语史稿》是中国首部系统研究汉语发展史的著作,划分上古、中古、近代汉语分期。
词典与教材编纂
主编《古代汉语》(四册)成为高校经典教材;《同源字典》探究汉语词源关系。
主要著作
语法学:《中国现代语法》《中国语法理论》
音韵学:《汉语音韵学》《楚辞韵读》
语言学通论:《汉语史稿》《中国语言学史》
工具书:《王力古汉语字典》《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
散文集:《龙虫并雕斋琐语》(展现其文学才华)
社会影响与荣誉
学科奠基:推动中国语言学从传统“小学”向现代科学转型。
教育贡献:培养朱德熙、唐作藩等知名学者。
荣誉纪念:
北京大学设立“王力语言学奖金”。
广西博白县建有“王力故居”及纪念馆。
人物评价
学界地位:与吕叔湘、朱德熙并称“中国语言学三巨头”。
学术特色:融汇中西、贯通古今,注重理论与实用结合。
名言:“为学当如金字塔,要能博大要能高。”
轶事与精神
笔名由来:“了一”取自“知其‘一’(原理),了其‘一’(实践)”。
治学态度:终身坚持“龙虫并雕”(既重学术巨著,也写普及读物)。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