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谦
人物简介

王先谦(1842年—1917年),字益吾,号葵园,晚年自署葵园老人,湖南长沙人,清末著名学者、教育家、文献学家。他是晚清湘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以经学、史学研究著称,同时致力于教育事业和古籍整理,被誉为“传统学术的集大成者”。
生平经历
早年与科举
1842年生于湖南长沙一书香门第。
1865年(同治四年)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后授编修。
仕宦生涯
曾任国子监祭酒、江苏学政等职,主管教育事务。
1894年辞官归乡,专注学术与教育,主讲于湖南岳麓书院、城南书院等。
晚年与贡献
晚年致力于著书立说和古籍校勘,1917年病逝于长沙。
学术成就
经学研究
著有《尚书孔传参正》《诗三家义集疏》等,对汉代今文经学有深入考辨。
史学贡献
编撰《汉书补注》《后汉书集解》,为研究两汉历史的重要参考书。
辑录《东华录》,整理清代史料。
文献整理
校勘、刊刻《皇清经解续编》,收录清代经学著作209种。
编纂《续古文辞类纂》,延续桐城派文脉。
地方志编纂
主持修订《湖南通志》,保存湖南地方历史文献。
教育贡献
书院讲学
长期主讲岳麓书院(1894—1903),培养大批人才,推动湖湘学术发展。
主张“通经致用”,强调学术与实践结合。
教育改革
支持新式学堂,但坚持“中学为体”,主张在传统基础上吸收西学。
政治立场与思想
保守倾向
反对戊戌变法,曾上书弹劾康有为“惑乱人心”,与维新派对立。
辛亥革命后以遗老自居,拒绝出任民国职务。
文化保守主义
维护传统儒学,但支持实业救国,参与湖南矿务总局的创办。
主要著作
《汉书补注》
《后汉书集解》
《尚书孔传参正》
《诗三家义集疏》
《东华录》
《荀子集解》
《庄子集解》
《续古文辞类纂》
历史评价
学术地位
被誉为“晚清国学大师”,在经学、史学、文献学领域成就斐然。
陈寅恪称其著作“精博罕匹”。
争议性
因政治保守立场受维新派批评,但其学术贡献得到后世普遍认可。
纪念与影响
其故居“葵园”位于长沙,部分著作至今仍是研究古代文史的重要资料。
岳麓书院内有其讲学遗迹,湖南学界常以“葵园学派”称其学术传承。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牟宗三 下一篇 王力(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