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人之福
成语释义

“齐人之福”原指古代齐国一人拥有一妻一妾的生活,后衍生为形容男子同时拥有多位配偶或伴侣的境遇。现代多用于调侃或讽刺男性在感情关系中的贪心或不专一。
典故出处
《孟子·离娄下》
成语源自《孟子》中“齐人有一妻一妾”的寓言故事:齐国一男子每日外出,声称与富贵者共食,实则乞讨坟祭残羹。
妻妾发现真相后羞愧痛哭,而男子仍不知耻,继续炫耀“餍足之道”。
孟子借此讽刺追求虚荣、道德败坏的伪君子。
原文节选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
文化寓意
批判虚伪
故事揭露了某些人表面光鲜、内在龌龊的双重面目,强调做人应诚实正直。婚姻伦理
反映古代一夫多妻制下的家庭矛盾,隐含对女性地位的同情。现代引申
当代常用于讽刺男性贪恋多情或“脚踏多条船”的行为,含贬义。
相关争议
误用现象:部分人误将“齐人之福”理解为单纯“享福”或“艳福”,忽略其批判性。
性别视角:现代女性主义视角下,该成语被视为传统男权文化的产物。
关联成语与扩展
“东食西宿”:比喻贪利求全,与“齐人之福”的贪心本质相似。
“坐享齐人之福”:现代口语中强化了不劳而获的贬义色彩。
参考文献
《孟子·离娄下》原文及注释
百度百科“齐人之福”词条(注:百科内容需结合经典文献核对)
如需进一步解读或补充细节,可提供具体方向。
《结尾》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