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岳霖

教育家,中国现代逻辑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长期致力于哲学和逻辑学的研究与教学,被誉为“中国哲学界第一人”,对中国现代哲学和逻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2. 早年经历与教育背景
出生与家庭:金岳霖出生于湖南长沙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
留学经历:
1914年赴美国留学,先后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政治学和哲学。
1920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研究政治思想史。
后赴英国、德国、法国等国家游学,深受西方哲学尤其是分析哲学和逻辑实证主义的影响。
能”的哲学体系,试图构建中国现代哲学的理论框架。主要哲学著作包括《论道》《知识论》等,其中《知识论》是中国现代哲学史上的重要著作。4. 教育生涯
金岳霖长期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任教,培养了大批哲学和逻辑学人才。
在西南联大期间,他与冯友兰、汤用彤并称为“哲学三巨头”,对战时中国哲学教育的发展贡献卓著。
幽默,生活简朴,终身未婚,专注于学术研究。
与林徽因的友谊:他与建筑学家林徽因及其丈夫梁思成关系密切,曾长期毗邻而居,这段友谊成为文坛佳话。
晚年生活:晚年仍坚持学术研究,1984年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6. 主要著作《逻辑》(1935年)
《论道》(1940年)
《知识论》(1983年出版,撰写于20世纪40年代)
王浩等著名学者,延续了他的学术传统。
《逻辑》(1935年)
《论道》(1940年)
《知识论》(1983年出版,撰写于20世纪40年代)
冯友兰曾评价他:“金先生是中国哲学界最有逻辑头脑的人。”
8. 纪念与传承金岳霖的学术思想至今仍被广泛研究,他的著作被视为中国现代哲学的经典。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设有相关研究机构或课程,以纪念他的学术贡献。
金岳霖的学术思想至今仍被广泛研究,他的著作被视为中国现代哲学的经典。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设有相关研究机构或课程,以纪念他的学术贡献。
(注:以上内容参考自百度百科及相关资料,部分细节可能存在争议或补充空间。)
《结尾》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