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达百科  > 所属分类  >  百科   
[0]

以太网控制器

目录

以太网控制器概述

以太网控制器以太网控制器

以太网控制器(Ethernet Controller)是一种用于实现以太网通信协议的硬件设备,通常以集成电路(芯片)或扩展卡的形式存在。它是计算机与局域网(LAN)进行数据交互的核心部件,负责数据的封装、发送、接收及错误检测等功能。


主要功能

  1. 数据链路控制

    • 实现OSI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功能,包括帧的组装与拆解(如以太网帧结构)。

    • 支持MAC(媒体访问控制)协议,如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

  2. 物理层接口

    • 提供与物理介质的连接接口(如RJ-45接口),支持双绞线、光纤等传输介质。

    • 集成PHY(物理层收发器)或通过独立PHY芯片实现信号调制与解调。

  3. 数据缓冲与DMA传输

    • 内置缓冲区存储待发送/接收的数据包。

    • 支持DMA(直接内存访问)技术,降低CPU负载。

  4. 错误检测与流量控制

    • 校验帧的CRC(循环冗余校验码),丢弃错误数据包。

    • 支持流量控制协议(如IEEE 802.3x)。


分类与常见类型

  1. 按集成方式分类

    • 独立控制器:早期以PCI/ISA扩展卡形式存在(如NE2000兼容网卡)。

    • 集成控制器:现代主板普遍集成(如Intel 82574L、Realtek RTL8111)。

  2. 按速率分类

    • 10Mbps(早期标准)、100Mbps(快速以太网)、1Gbps(千兆以太网)、10Gbps(万兆以太网)。

  3. 按应用场景分类

    • 消费级(PC、笔记本)、工业级(宽温、高可靠性)、嵌入式(低功耗)。


工作原理

  1. 发送流程

    • 从主机内存获取数据,封装为以太网帧(添加MAC头、CRC尾)。

    • 通过PHY芯片转换为电信号/光信号,传输至网络。

  2. 接收流程

    • PHY芯片将信号解码为数字数据,由控制器校验帧完整性。

    • 剥离帧头尾,将有效数据存入主机内存。


技术参数与标准

  1. 关键参数

    • 传输速率、全双工/半双工模式、MAC地址容量、缓冲区大小。

  2. 相关标准

    • IEEE 802.3(以太网标准)、IEEE 802.1Q(VLAN标记)、IEEE 802.1p(优先级控制)。


应用领域

  • 个人计算机:实现有线网络连接。

  • 工业自动化:实时控制与数据采集(如PROFINET)。

  • 数据中心:高速服务器互联(万兆/40G以太网)。

  • 嵌入式系统:物联网设备、智能家居网关。


常见厂商与产品

  1. Intel:82599ES(万兆控制器)、I350(千兆控制器)。

  2. Realtek:RTL8168(消费级千兆芯片)。

  3. Broadcom:BCM5709(企业级多端口控制器)。


发展历史

  • 1973年:以太网概念由Xerox提出。

  • 1980年代:首个以太网控制器芯片上市(如Intel 82586)。

  • 2000年后:千兆/万兆以太网普及,控制器集成度显著提升。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什锦    下一篇 优化

标签

暂无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