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达百科  > 所属分类  >  百科   
[0]

金刚杵

目录

金刚杵概述

金刚杵金刚杵

金刚杵(梵文:Vajra,藏文:Dorje),又称“降魔杵”,是藏传佛教、印度教等重要法器,象征“坚固不坏、摧破烦恼”的智慧与力量。其名中“金刚”喻不可摧毁,“杵”为古代印度兵器,后演化为宗教圣物。


起源与历史

  1. 印度起源
    金刚杵最早源于古印度神话,是雷神因陀罗(Indra)的武器,能劈开云雾、降伏恶魔。后为佛教吸收,成为密宗修法的核心法器。

  2. 佛教发展
    大乘佛教中,金刚杵代表“菩提心”和“空性智慧”;密宗则将其视为本尊(如金刚萨埵)的持物,用于仪式、修行。


形制与象征意义

  1. 基本结构

    • 通常由金属(铜、金、银)或木质制成,两端对称,中部为握柄。

    • 常见形制:单股、三股、五股、九股(股数象征不同教义,如五股代表“五佛五智”)。

  2. 象征含义

    • 两端杵头:象征佛法“方便与智慧”的统一。

    • 中心圆球:表“法界清净”或“众生本具的佛性”。

    • 整体寓意:断除贪嗔痴,击碎无明障碍。


宗教用途

  1. 密宗修法

    • 用于灌顶、火供等仪式,常与金刚铃搭配,代表“慈悲与智慧”的结合。

    • 僧人持杵诵咒,观想其化为“空性”武器破除执念。

  2. 象征法器

    • 寺院佛像、唐卡中,金刚杵作为护法神或本尊的持物出现(如大威德金刚)。

  3. 民间信仰
    部分信徒佩戴小型金刚杵作为护身符,寓意辟邪镇煞。


文化影响

  1. 艺术表现
    金刚杵常见于佛教造像、壁画及法器等装饰中,风格随地域不同(如西藏、尼泊尔、日本等)。

  2. 现代衍生
    影视、游戏常借鉴其造型,作为“神器”或武器元素(如《鬼吹灯》中的“轮回珠”原型)。


相关术语

  • 金刚乘:以金刚杵命名的密宗修行体系(Vajrayana)。

  • 金刚萨埵:持金刚杵的本尊,象征清净罪业。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造越位    下一篇 金刚橛

标签

暂无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