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侃(近代著名语言文字学家)
人物简介

黄侃(1886年4月3日-1935年10月8日),原名乔馨,后改名侃,字季刚,号量守居士,湖北蕲春人。中国近代著名语言文字学家、训诂学家、音韵学家,国学大师,与章太炎并称“章黄”,是传统“小学”(语言文字之学)的集大成者。其学术严谨,主张“惟以精研为务”,对后世语言学影响深远。
生平经历
早年求学
幼承家学,聪颖过人,15岁考中秀才。
1905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期间结识章太炎,拜其为师,专攻音韵训诂。
革命活动
加入同盟会,参与反清革命,曾为《民报》撰稿。
辛亥革命后短暂从政,后专注学术。
教学生涯
历任北京大学、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武昌高等师范学校等校教授,培养大批语言学人才,如杨伯峻、程千帆等。
学术成就
音韵学研究
继承章太炎古音学体系,提出“古韵二十八部”“古声十九纽”说,完善上古音系统。
文字训诂贡献
精研《说文解字》,注重以声音通训诂,提出“形、音、义三者互求”的方法。
对《尔雅》《广韵》等典籍有深入研究。
治学特点
主张“五十岁前不著书”,强调厚积薄发,故生前出版专著较少,遗稿由后人整理为《黄侃论学杂著》《说文笺识》等。
主要著作
《音略》《声韵通例》:音韵学代表作。
《文心雕龙札记》:古典文论研究经典。
《尔雅音训》《广韵校录》:训诂学重要文献。
后人整理:《黄侃国学文集》《量守庐群书笺识》等。
轶事与评价
性格特点
才华横溢而性情狂狷,有“黄疯子”之称,但治学极其严谨。
章太炎赞其“知微守玄,独步古今”。
学术传承
与章太炎共创“章黄学派”,奠定现代中国语言学基础。
弟子潘重规、徐复等延续其学术脉络。
逝世与纪念
1935年因饮酒过量逝世于南京,年仅49岁。
南京师范大学设有“黄侃研究所”,湖北蕲春建有纪念馆。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鲁迅(文学家、思想家) 下一篇 丽江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