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通
基本信息

姓名:蒙文通(1894年—1968年)
原名:蒙尔达,字文通
出生地:四川省盐亭县
时代:中国近现代
身份:历史学家、经学家、教育家
生平经历
早年求学
幼承家学,后师从清末经学大师廖平、刘师培,学习经学与古典文献。
1915年入成都存古学堂(后改称四川国学院),专攻经史。
学术生涯
1920年代起,先后任教于成都大学、中央大学、河南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
1930年代后专注于中国古代史、民族史、学术史研究,尤以先秦史和边疆民族史见长。
1949年后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
晚年与逝世
1968年因政治运动迫害去世,享年74岁。
学术成就与贡献
经学研究
继承廖平今文经学传统,对《春秋》《周礼》等经典有独到见解,提出“儒学三系说”(齐学、鲁学、晋学)。
历史学贡献
先秦史:考证上古民族与制度,如《古史甄微》提出“上古民族三系说”(河洛、海岱、江汉)。
边疆民族史:研究古代巴蜀、西南夷、匈奴等民族历史,填补学界空白。
学术史:梳理中国学术流派,强调地域文化差异对学术的影响。
代表作
《古史甄微》《经学抉原》《周秦少数民族研究》《巴蜀古史论述》等。
学术思想与特色
疑古与实证结合
受“古史辨”运动影响,但注重以文献与考古结合考证史实。
多元史观
反对单一线性历史观,主张中国古代文明多元起源。
注重地域文化
强调巴蜀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独特地位,开创“巴蜀学派”研究先河。
社会影响与评价
学界地位:与陈寅恪、钱穆等并称20世纪中国史学大家,被誉为“通儒”。
弟子传承:培养徐中舒、缪钺等著名学者,影响深远。
纪念活动:四川大学设有“蒙文通讲座”,其学术思想至今被重新评价与研究。
轶事与名言
严谨治学
常言:“学问贵成体系,但体系须从扎实考据中来。”
风骨傲然
特殊时期拒绝歪曲历史,坚持学术良知。
相关著作与参考文献
《蒙文通全集》(巴蜀书社出版)
百度百科“蒙文通”词条(需核实最新更新内容)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