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达百科  > 所属分类  >  百科   
[0]

音叉(呈)

目录

音叉概述

音叉(呈)音叉(呈)

音叉是一种物理实验和音乐调律中常用的发声仪器,通常由金属(如钢、铝合金)制成,形状呈“U”字形带柄。其通过敲击产生固定频率的机械振动,发出纯净的、接近正弦波的音调,常用于声音频率的标准参照。


结构与原理

  1. 结构特点

    • 由两股平行的振动臂(叉臂)和一个手柄组成。

    • 叉臂的长度、厚度和材质决定其固有频率。

  2. 发声原理

    • 敲击音叉后,叉臂以固有频率振动,带动周围空气分子振动形成声波。

    • 频率计算公式:fEρtL2f \propto \sqrt{\frac{E}{\rho}} \cdot \frac{t}{L^2}EE为弹性模量,ρ\rho为密度,tt为厚度,LL为长度)。


主要用途

  1. 音乐调律

    • 标准音叉频率为440Hz(国际标准音高A4),用于校准乐器音准。

  2. 物理实验

    • 演示共振、声波传播、频率测量等。

  3. 医疗领域

    • 听力测试(如音叉试验:Rinne试验、Weber试验)。

  4. 工业应用

    • 机械振动频率校准或传感器测试。


音叉的分类

  1. 按频率

    • 常见频率:128Hz、256Hz、512Hz(医疗常用)、440Hz(音乐标准)。

  2. 按材质

    • 钢制音叉:耐用,频率稳定;

    • 铝合金音叉:轻便,抗腐蚀。

  3. 按功能

    • 普通音叉、电子音叉(带放大功能)。


音叉试验(医学应用)

  1. Rinne试验

    • 比较气传导和骨传导听力,判断耳聋类型(传导性或感音神经性)。

  2. Weber试验

    • 将音叉置于头顶,通过声音偏向判断单侧听力障碍。


历史与发展

  • 起源:1711年由英国音乐家John Shore发明,最初用于乐器调音。

  • 现代改进:电子音叉、石英音叉(用于精密仪器如石英钟)。


使用注意事项

  1. 敲击时需用软质锤(如橡胶锤),避免过度用力损坏音叉。

  2. 手持音叉柄而非叉臂,减少振动阻尼。

  3. 避免高温或腐蚀性环境,防止频率漂移。


扩展知识

  • 共振现象:当外界频率与音叉固有频率一致时,振幅显著增大。

  • 音叉与科技:石英音叉在电子设备中用作频率控制元件。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下一篇 香蕉水

标签

暂无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