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达百科  > 所属分类  >  百科   
[0]

柏拉图(古希腊哲学家)

目录

人物简介

柏拉图(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古希腊哲学家)

柏拉图(Plato,约公元前427年-前347年),古希腊三大哲学家之一(与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并称),西方哲学史上首个建立完整哲学体系的哲学家。他创立了“柏拉图学院”(Academy),提出“理念论”,代表作《理想国》深刻影响了西方政治哲学与形而上学。


生平经历

  1. 出身背景
    生于雅典贵族家庭,本名阿里斯托克勒斯(Aristocles),因身材健壮得名“柏拉图”(希腊语“宽阔”之意)。

  2. 师从苏格拉底
    20岁起追随苏格拉底学习,后者被处死后,柏拉图离开雅典游历埃及、意大利等地。

  3. 创办学院
    公元前387年在雅典建立“柏拉图学院”,教授哲学、数学,成为西方最早的高等教育机构。

  4. 晚年活动
    曾两次赴西西里岛试图实现政治理想未果,晚年专注于教学与著述,80岁去世。


主要哲学思想

  1. 理念论(Theory of Forms)

    • 认为可感知的物质世界是虚幻的,真实存在的是永恒的“理念世界”。

    • 例如:“美”的理念高于具体的美的事物。

  2. 灵魂三分说
    将灵魂分为理性、意志、欲望三部分,对应理想国的“哲学家、战士、生产者”三个阶层。

  3. 知识论
    提出“回忆说”,认为学习是灵魂对理念世界的回忆。

  4. 政治哲学

    • 在《理想国》中主张“哲人王”统治,强调正义与阶级分工。

    • 后期著作《法律篇》转向法治思想。


代表著作

柏拉图以对话体写作,现存约25部作品,重要篇目包括:

  • 《理想国》(The Republic):讨论正义、政体与哲学家统治。

  • 《会饮篇》(Symposium):探讨爱与美的本质。

  • 《斐多篇》(Phaedo):论述灵魂不朽与理念论。

  • 《巴门尼德篇》:对理念论的自我反思。


历史影响

  1. 哲学领域

    • 奠定西方唯心主义传统,影响新柏拉图主义、基督教神学(如奥古斯丁)。

  2. 科学领域
    学院延续900余年,促进数学与逻辑学发展(如欧几里得曾在此学习)。

  3. 教育领域
    “柏拉图式教育”强调启发与思辨,现代大学体系可追溯至其学院模式。


轶事与评价

  • “柏拉图式爱情”:指超越肉体的精神之爱,源自《会饮篇》对爱的讨论。

  • 亚里士多德的评价:“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即体现对柏拉图思想的批判继承。

  • 墓志铭:“此地栖息着神圣的柏拉图,他的智慧如同星辰般永恒。”


注:部分内容综合了百度百科词条与哲学史资料,如需更详细学术分析建议查阅专著。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月经    下一篇 校草

标签

暂无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