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流砥柱
词义解释

1. 基本含义
“中流砥柱”原指黄河激流中的砥柱山(位于今河南省三门峡市),比喻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能独立担当、支撑危局的坚强力量或个人。
2. 引申义
现多用于形容在团队、国家或重大事件中起核心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强调其不可替代的稳定性与影响力。
成语出处
1. 古代文献
出自《晏子春秋·内篇谏下》:“以入砥柱之中流。”后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河水》中明确记载:“砥柱者,山名也,昔禹治洪水,破山以通河,三穿既决,水流疏分,指状表目,亦谓之三门矣。”
2. 历史背景
砥柱山位于黄河三门峡段,因河水湍急、山石屹立不倒的自然景象,被古人赋予“力挽狂澜”的象征意义。
地理与历史
1. 砥柱山的位置
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东约40公里的黄河中,因形如石柱而得名,是黄河著名的险关之一。
2. 大禹治水传说
相传大禹治水时凿开三门峡(人门、鬼门、神门),砥柱山成为分流洪水的关键地标,被誉为“黄河第一石”。
3. 现代变迁
20世纪修建三门峡水利枢纽后,砥柱山部分淹没于水库中,但仍是黄河文化的重要象征。
文化象征
1. 精神内涵
象征坚韧不拔、不畏艰险的品格,体现中华民族在逆境中顽强奋斗的精神。
2. 文学引用
历代文人如李白、杜甫等曾以砥柱为题作诗,如“砥柱中流障怒涛”(元·侯克中)。
3. 政治寓意
常被用于比喻国家或政党的核心领导力量,如“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
成语运用
1. 例句示范
“在疫情暴发时,医护人员成为保卫人民健康的中流砥柱。”
“他是团队的中流砥柱,关键时刻总能稳定人心。”
2. 近义词
擎天柱石、栋梁之材、定海神针。
3. 反义词
无足轻重、泛泛之辈。
相关扩展
1. 三门峡景点
砥柱山现为三门峡黄河风景区的一部分,游客可乘船观赏其壮丽景色。
2. 邮票与纪念
1990年代,中国邮政曾发行“黄河砥柱”主题邮票,彰显其文化价值。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