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达百科  > 所属分类  >  百科   
[0]

汇票

目录

汇票的定义

汇票汇票

汇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规定的票据类型之一,指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汇票具有支付功能信用功能融资功能,是国际贸易和商业活动中常见的结算工具。


汇票的基本当事人

  1. 出票人:签发汇票的主体(如企业或银行)。

  2. 付款人(受票人):被委托支付票款的主体(需承兑后成为承兑人)。

  3. 收款人:有权收取票款的当事人(可背书转让给第三方)。


汇票的分类

  1. 按出票人不同

    • 银行汇票:由银行签发,信用等级高(常用于异地结算)。

    • 商业汇票:由企业签发,需银行或企业承兑(分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

  2. 按付款期限不同

    • 即期汇票:见票即付。

    • 远期汇票:约定未来某一日期付款(如“出票后30天付款”)。

  3. 按是否附单据

    • 光票汇票:不附带货运单据。

    • 跟单汇票:需附带提单、发票等(常见于国际贸易)。


汇票的必备内容

根据《票据法》,汇票必须记载以下事项:

  1. 标明“汇票”字样;

  2. 无条件支付的委托;

  3. 确定的金额(大小写一致);

  4. 付款人名称;

  5. 收款人名称;

  6. 出票日期;

  7. 出票人签章。
    缺少任一事项,汇票无效。


汇票的使用流程

  1. 出票:出票人签发并交付收款人。

  2. 提示承兑(仅远期汇票):持票人向付款人要求承兑。

  3. 承兑:付款人承诺到期付款(银行承兑汇票需银行盖章)。

  4. 背书转让(可选):收款人可背书将汇票权利转让他人。

  5. 提示付款:持票人在到期日或见票时要求付款。

  6. 付款:付款人支付票款,汇票权利终止。


汇票的特点

  1. 无因性:票据关系与基础交易关系分离。

  2. 要式性:格式和内容必须符合法律规定。

  3. 流通性:可通过背书多次转让。

  4. 文义性:权利义务以票据记载文字为准。


汇票的风险与注意事项

  1. 信用风险:商业承兑汇票依赖付款人信用,可能拒付。

  2. 伪造风险:需鉴别票据真伪及签章真实性。

  3. 时效风险:持票人需在法定期限内(如2年)行使权利。


汇票的法律依据

中国汇票业务主要受以下法规约束:

  • 《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

  • 《支付结算办法》

  • 《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暂行办法》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模数化    下一篇

标签

暂无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